• slider image 325
  • slider image 333
  • slider image 334
  • slider image 335
  • slider image 336
  • slider image 337
  • slider image 338
:::
公告 訪客 - 訓導組 | 2015-03-05 | 點閱數: 1029

一、從事戶外工作如何預防虎頭蜂螫:
(一) 進入工作場所前,務必先仔細觀察施工地點周遭是否有虎頭蜂個體活動或是否有類似蜂巢結構之物體,並應每隔 50 公尺確認無虎頭蜂出沒之虞後,始進行相關作業活動。
(二) 避免至無人走過之草徑或草叢,山岩、樹枝及地面洞穴都可能是蜂巢築巢之所,戶外作業時應留心觀察,是否有擔任警戒、巡邏任務的虎頭蜂,如果有 2-3 隻巡邏蜂於身旁打轉並盤旋不去,切勿吼叫、猛力揮打,務必保持鎮靜,低身緩慢安靜離開。
(三) 虎頭蜂會被甜食吸引,吃剩的果皮、食物及袋子應包好放入垃圾箱內。
(四) 於山區作業之工作者工作時請避免著深色表面粗糙之衣帽,儘量將長褲管紮入鞋靴中。
(五) 陰雨天,蜂類大多不外出,因巢內擁擠易被激怒,請於山區工作時特別小心,勿碰觸蜂巢。
(六) 如不幸面臨已被激怒的攻擊蜂,最好以衣物將頭、頸部包住,儘可能減少身體暴露,低身大步抱頭鼠竄,千萬不可臥倒或停留現場,如尚有逃跑機會可選擇,請向順風(下風)處跑,千萬不要朝蜂巢方向跑。

二、虎頭蜂螫後的現場緊急處置
(一) 遭虎頭蜂螫傷,患部可能會留下螫針,離開現場後應立即檢視,在被螫傷的部分,找出蜂刺,用針頭鑷子或針挑,不要用手擠壓傷口,以減低毒液進入體內之量。部份人員被螫傷之後 10-30 分鐘會出現蕁麻疹,此時可考慮送醫施打抗組織胺,並讓患者處於通風涼爽之環境。
(二) 虎頭蜂螫之病程進展為:劇烈疼痛→腫脹→搔癢→症狀消除;程度會隨個人體質、蜂種、螫刺數等因子而不同,冰敷螫傷處可減輕疼痛及腫脹,但患者如出現暈眩、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務必緊急送醫。
(三) 蜂螫後應特別注意是否出現過敏性休克症狀,少數對蜂毒過敏的人可能短時間內產生休克反應,現場可由急救防護員施打腎上腺素,立即送醫。
(四) 民間流傳的尿液、姑婆芋汁液等,可中和蜂毒液及緩解虎頭蜂螫傷,不過均未經過科學驗證,若身處野外又缺乏急救資源時,可嘗試之。
(五) 由於蜂螫致過敏性休克死亡,多在送達醫院前即發生,因此在美國建議一般養蜂及郊遊、登山者,最好隨身帶有治療過敏性休克的特別裝備,如 Ana-Kit 或 Epi-Pen(內含治療過敏性休克最重要的藥物-腎上腺素,只要用手輕輕一按,藥物很快即可進入體內)以備不時之需。

三、虎頭蜂螫之毒性反應與醫療措施:
(一) 少量螫刺,局部反應:如果螫刺數少於 20 ,且無過敏反應者,大多數只有在螫刺部位因毒蛋白引起局部的紅、腫、熱、痛、癢等反應,傷
患在離開現場後,應檢視被螫傷的部位,如有螫針殘留,可利用指甲、刀片或信用卡輕輕將螫針挑掉,然後清潔傷口、冰敷、局部塗抹抗生素加類固醇軟膏,也可加上口服抗組織胺。
(二) 少量螫刺,過敏反應:如果對某種虎頭蜂過敏(通常是被該種蜂螫過而激敏化),下次被同種蜂螫時(不限螫刺數),便有可能會發生過敏症狀。過敏的表現不一定相同,如果引起聲門水腫而阻塞呼吸道,或最嚴重的「過敏性休克」,便有可能致命,對過敏性休克之急救措施,應由合格急救防護員或醫師施打腎上腺素注射、或施以 CPR 等,可延緩過敏症狀。
(三) 大量螫刺,全身性中毒反應:當螫刺數大於 20 到 30 針時,便有可能引起全身性的中毒反應。螫刺數越多,毒性越強,致死率也越高。此種反應是延遲性的,初時傷者生命跡象尚稱穩定,但後續發生凝血障礙(播散性血管內凝血症 DIC)、代謝性酸中毒、急性腎衰竭等合併症而致死,如果被虎頭蜂大量螫刺,應立即送醫治療。